追光动画电影《聊斋:兰若寺》已于7月12日上映,该片由《长安三万里》原班人马倾力打造,是追光动画“新文化”系列第二部电影。影片大胆采用1+5的叙事结构,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的主线故事《井下故事》串联起风格各异的五个独立篇章。不过,影片上映后票房不及预期,有人统计是近年来追光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第二低。据灯塔专业版,截至7月15日18时9分6秒,影片票房破6000万元;豆瓣开分6.7分,在追光动画电影中也属较低水平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
《聊斋:兰若寺》对《聊斋志异》可谓原汁原味还原,几个篇章各有特色,问题可能出在“拼盘”带来的受众不统一上。不少观众觉得,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适合儿童,《聂小倩》等篇章适合成人,有恐怖色彩和反思婚姻问题的《画皮》则有些儿童不宜。市场定位模糊、受众不够细分,也是动画电影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。
离则双美,合则两伤
《聊斋:兰若寺》讲述书生蒲松龄夜宿兰若寺,被乌龟和蛤蟆拖入井下当故事裁判,以说故事、听故事、讲故事的方式串联起《聊斋志异》中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《聂小倩》《画皮》《鲁公女》几个著名篇章。几个篇章内容风格不一,包括诙谐、童趣、凄美、青春、奇幻等,在动画语言上也各有特色,比如以毛毡质感打造的《崂山道士》,带有欧美卡通风格的《莲花公主》,从传统宋画和戏曲中获得灵感的《画皮》等。单拎出来看,每个篇章都做得不错,也都有喜欢它们的观众,但拼成一部电影却成风格杂糅、类型混乱的四不像,诠释了什么叫“离之则双美,合之则两伤”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
《聊斋:兰若寺》
记者上周末观看了《聊斋:兰若寺》,发现现场观众以亲子群体为主,前两个篇章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尚能吸引儿童观众,从《聂小倩》开始迈入成人世界,一位带孩子的家长看完该篇就忍不住中途离场。《画皮》篇讲述夫妻情感,内涵较为复杂,女鬼勾魂索命时,镜头阴森可怖万光证券,一位儿童观众被吓得出声。但不少观众认为《画皮》篇是其中表达最好的,该篇以王大郎妻子陈氏的视角展开故事,表达“至亲至疏夫妻”的思考。结尾,陈氏一句淡淡的“恶心”被看作点睛之笔,也给故事赋予当下的新意。然而,这一篇章夹在写年轻人爱情的《聂小倩》与《鲁公女》之间,陈氏的一句人间清醒,反而衬得聂小倩、鲁公女“情之所至,死者可以生”的纯爱战士鲁莽幼稚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
《聊斋:兰若寺》
《聊斋志异》作为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高峰,不少篇章讽刺时事、歌颂美好爱情等,被称为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,刺贪刺虐入木三分”。《聊斋:兰若寺》中,讽刺的意味稍弱,除《崂山道士》外,一连四个篇章都在写情,一些成人观众觉得童趣风的《莲花公主》略显无聊,严格来说,《画皮》与《聂小倩》《鲁公女》也不是一个受众群,需要更多的人生阅历去理解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
受众其实一直是追光动画思考的问题,追光动画总裁于洲曾表示,从《白蛇:缘起》开始,追光就以年轻观众为目标观众群体,这是电影市场的主流观影群体,同时兼顾家庭观影群体。《长安三万里》在这两种群体之外,还吸引了中老年观众。“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非常高,如果只是针对家庭观众,市场空间有限。全年龄段都可以也应该是动画电影的‘目标观众’,这样的电影在商业上才更有机会。”
《聊斋:兰若寺》
在《聊斋:兰若寺》中,显然也有覆盖“全年龄段”的追求,但每个篇章针对的是不同年龄段,发生互斥是个大问题,不喜欢某个篇章的观众,可能就会给整部电影打低分。1+5的拼盘导致整部影片时长达152分钟,也给影院排片带来困难。记者观看20时10分场次,散场已超过22时30分,有些影院末场结束超过23时,很容易影响观众的观影选择。不少观众觉得,篇幅较长、人物塑造较完整的《鲁公女》更适合做单片动画,或者索性去掉偏儿童向的篇章,将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,整部电影都可能会有更多市场机会。
动画艺术探索值得肯定
今年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创造150多亿元票房的影史奇迹,让观众看到中国动画电影的强大能量。作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重要厂牌,追光动画的系列作品也被寄予厚望。《聊斋:兰若寺》由六位导演联合执导,首次以故事集的形式呈现经典名著《聊斋志异》,在今年上影节华语巨制巡礼上,于洲曾表示,六部短片的结构更多是为了致敬。“追光动画电影制作周期通常是三年,这部用了四年。这种制作方式难度非常大,是追光12年来投入最大的作品。”
《聊斋:兰若寺》
一部动画电影包含多元风格内容是好事。传说中,蒲松龄就是借开茶楼搜集民间故事来整理润色成书,电影采取的单元拼盘形式符合原著短篇小说集的特点。为了给乌龟、蛤蟆分出高下,每个故事讲完,蒲松龄都要站出来品评一番,无形中呼应了《聊斋志异》于正篇后加入“异史氏曰”作者点评的创作体例。《聂小倩》篇中,蒲松龄看到来自未来的火车发出惊叹,在讲述过程中突然打断表演,要求讲述者按照读者期待去创作后续剧情等,带有现代戏剧的陌生化间离效果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
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,《聊斋:兰若寺》都有颇多可以言说之处,其艺术探索意义值得肯定。相比动画长片,《聊斋:兰若寺》更适合的形式是《中国奇谭》那样的网络短片集,不同的单元独立欣赏,正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不同受众。其中毛毡风格的《崂山道士》短小精悍,妙趣横生,颇有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厂的味道。此前,《中国奇谭》总导演陈廖宇表示,动画短片在形式和表现方法上有开拓和探索作用,动画长片由于市场原因,往往会使用行业里已经稳妥的手法,而这些手法是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做短片积累起来的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将年轻导演有艺术风格探索意味的短片集结成长片上映,多少有点违背市场规律,商业上未必成功,但不能否认这种为了多元性而探索的努力。
中国动画电影要继续发展万光证券,不能只靠两部《哪吒》。市场需要更多元的作品上映,创作者也必须正视市场受众细分问题,相比一味追求“全年龄段”爆款,能做到圈层爆款也是好事。除《聊斋:兰若寺》外,今年暑期档动画电影还有《罗小黑战记2》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等,期待能有下一匹市场黑马出现。
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